您当前所在位置: 首页 > 法院文化 > 法官风采

她兜里揣着打开当事人“心锁”的“金钥匙”

来源:   发布时间: 2014年05月17日

  

  近日,我院党组作出了向全省优秀办案能手、全区劳动模范、民二庭法官杨玉玲学习的决定,并将此项学习活动作为开展“站在新起点、实现新发展”和社会主义荣辱观、社会主义法治理念学习教育活动的一项重要内容,务求教育活动的良好成效,营造比学赶帮、你追我赶、团结务实、争创一流的浓厚氛围,提升人民群众对法院工作的满意度,树立人民法院和人民法官的良好形象。

  杨玉玲,女,1970年4月出生,山东省利津县人,山东省东营市东营区法院民二庭法官。杨玉玲多次受到上级奖励,被东营市中级法院记个人三等功一次,被评为全市法院系统先进工作者二次。2005年结案404件,调解率达到70%,被市中级法院评为调解工作先进个人,2006年1月被省高级法院评为优秀办案能手,4月被授予东营区第七届劳动模范荣誉称号。

  忘我工作的源动力,来自于她对审判事业的酷爱和执着追求

  “我工作,我快乐!”这句话几乎成了杨玉玲常挂在嘴边的口头禅。自从1995年通过考选进入法院工作以来,她就把审判事业当成了自己一生的奋斗目标,同时也把自己交给了审判事业。正如她在一次演讲中所说,“这是我终生无悔的选择”。为尽快完成从一个“门外汉”到“行家里手”的转变,她勤勤恳恳,以顽强的毅力刻苦学习和钻研法律知识,加班加点、废寝忘食地开展业务工作。她谦虚谨慎,孜孜以求,坚持向书本学、向群众学、向领导和同事学,并通过自学和法律函授学习,不断丰富自己的法律素养。她注意理论联系实际,把所学知识加以具体运用,自觉贯穿于平时工作中,边干边学,边学边干,业务素质和工作能力得到逐步提高。她数年如一日,埋头工作,风雨无阻。她作风顽强,以苦为乐。即使工作压力再大,任凭困难再多,也从不叫苦叫累,脸上始终洋溢着乐观向上的笑容。正是凭着对审判事业的酷爱和一腔忘我的工作热情,她从书记员茁壮锻炼成长为优秀的审判员,成为东营区法院审判战线上的一名“尖兵”。

  倾情于民事调解,为的是化解矛盾、定纷止争

  “她是我院的‘调解大王’”,院领导曾这样评介杨玉玲。杨玉玲尤其热衷于民事调解工作,通过多年的审判实践,她欣喜地发现民事调解工作对于很好地解决民事纠纷作用相当明显,具有其它结案方式无法替代和无法企及的特殊效果,而自己对此也兴趣浓厚。每成功的调解完一起民事纠纷案件,她都感到心情格外舒畅。为了更好地开展工作,她适时总结出“情理共融”、“耐心疏导”、“巧克力”、“情感渗入”、“对症下药”、“对号入座”、“沟通解怨”、“换位思考”等多种调解方法,灵活应用于各种民事案件的调解工作,收到了意想不到的效果,形成了自己独特的调解风格。对新型复杂案件的调解,她多种方法并用,处理恰到好处。2004年,她接手了一起继承案件,一对老夫妇起诉儿媳和孙子,要求继承病故独生子的遗产。她没有急于审理,而是将两位老人请到了办公室了解情况。两位老人起初只顾哭泣,难以交流。她与书记员一块到被告所在部队,通过侧面调查,找到了该案的突破口。该部政委提供了一个情况:近段时间,老两口多次找到在该部服役的儿媳,要求看望孙子,双方因此发生争执。获知此事,她即刻返回法院,通知两位老人来办公室,进行了动之以情地劝说。通过交谈,她了解到,两位老人渴望见到孙子,以寄托对儿子的哀思,对继承遗产并不热衷。于是,她二返部队,将原告看望孙子的迫切要求和强烈愿望反馈给部队领导,得到了部队领导的支持与配合,帮她做通了被告的工作。被告又提出关于遗产纠纷如何解决的问题,她又找到原告,告诉他们看望孙子的问题已经得到解决,征询对遗产纠纷如何处理,原告讲遗产案件可以撤诉,却又提出了亡子骨灰应由其安放和管理的问题。责任驱使她三返部队。最终该案圆满解决。此事得到了当事人及部队领导的赞誉,收到了良好的社会效果。

  锲而不舍、不厌其烦是她练就的“内家定力”

  有人曾风趣地说:“做调解,杨玉玲说的话够一火车皮了!”做好调解工作,她的理解就是当“和事佬”,而要当好这个“和事佬”,一定要有“不到黄河不死心”的恒心和毅力。2004年3月,她接手的一起案件使她深深体会到了这一点。案情是这样的:原被告皆系中年教师,且在同一单位工作。因被告过于猜忌,导致原告无法容忍而要求离婚。审理过程中,她首先找到被告,讲明猜忌是一种不健康的心理,并给他讲了一个“疑邻偷斧”的故事,希望他心胸宽阔一些,不要无端猜忌自己的妻子。尔后,她又找到原告,希望原告珍惜夫妻感情,多包容丈夫因患心理疾病引发的偏激言行,以女性特有的温柔与体贴,帮助被告克服心理障碍,共同营造温馨的家园。最后又将二人找到一块,反复开导,陈明利害。俗语讲“话不说不明,灯不拨不亮”,在她的耐心劝说下,被告终于幡然醒悟,对以往所作所为痛悔不已,对给妻子造成的心理伤害表示非常愧疚。被告也当即向原告承认了错误,决心彻底改掉坏毛病,双方当庭和好。2006年1月,她接手了一起侵权纠纷案。涉嫌侵权车辆载有10余吨钢材,大大超出了核定载重量(8吨),且案情复杂,矛盾突出,若按习惯做法,按部就班地处理,绝对耽误时间,造成当事人的重大损失。于是,她从早上8点开始做当事人工作,一直到晚上6点半才告“拿下”,中间没吃没喝。类似事例,不胜枚举。

  “她兜里总揣着无数把打开当事人‘心锁’的‘金钥匙’”

  为了把每起案子都办成“铁案”,杨玉玲非常注重对案子细枝末节的把握,力求准确无误地找准“突破口”。正是这种一丝不苟的精神,使她在审判工作实践中建树起了自己独特的风格。尤其是在调解工作中,她总能把握住问题的关键,以得心应手的工作方法和犀利敏锐的语言,使各类纠纷案件顺利解决。2003年8月,她在审理一离婚案件时,了解到原被告系自由恋爱,婚姻基础较好,结婚仅6个月,矛盾缘起于婚前了解不够,对于婚后暴露出的缺点互不容让,家庭争吵成了家常便饭,并愈演愈烈,最后发展到要求离婚。在审理过程中,她首先对双方当事人处理婚姻家庭问题所抱的不严肃态度进行了严厉批评,指出二人的做法是轻率的,是不负责任的。尔后又规劝他们要相互包容,彼此谦让,坦诚相待,加深理解,珍惜夫妻缘份。引导他们树立健康向上的婚姻家庭观,把对方的善意批评当成是深爱自己的真诚表现。经过动之以情、晓之以理、明之以法的工作,心灵的坚冰终于融化,当事人双方当庭重归于好,原告愉快地撤回了起诉。2002年2月,她在审理陈某与李某离婚纠纷案中发现双方当事人对离婚和财产分割意见一致,但在孩子抚养问题上,均表示坚决不抚养,甚至要将孩子抱到法庭,听由处置。在这种情况下,她没有一判了之,而是抓住了矛盾焦点,在孩子抚养问题上大做文章,首先避开了他们的争执,讲起了上一代人在抚养孩子问题上的正确态度和做法,讲他们在那种极端艰难困苦的年月、在那样贫困的生活条件下,依然含辛茹苦地将子女抚养成人,这是家庭责任,更是社会责任,是崇高而伟大的责任,相比之下,在当今优越得多的条件下,难道还不能象上一代人那样对待子女吗?能简单地、不负任何责任地将子女推向社会而撒手不管吗?又向他们讲“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这个连古人都非常明白的道理。经过苦口婆心地劝说,也可能是上一代人对子女的爱唤醒了双方当事人尚未泯灭的良知,两人都流下了悔恨的泪水。看到机时成熟,她接着展开调解工作,二人当庭表示愿意承担抚养孩子的义务,案件从根本上得到了解决。

  公正廉洁执法,还当事人一片澄澈的天空

  规范执法、廉洁执法是杨玉玲一直履行和恪守的工作准则,她时时处处严格要求自己,树立了执法为民、公正无私的良好形象。在市场经济高度发展的今天,经常遭遇社会上一些不正之风的袭扰。为了打赢官司,有些人不惜采取各种手段。她坚持依法办案,按原则办事,自觉把好金钱关、人情关、权势关,多次谢绝吃请,坚决拒收当事人的一切贿礼,确保了一身清廉,不贪赃枉法。一次傍晚,趁她不在家,当事人送了两桶花生油到她家,她回家后,与爱人连夜“打的”退了回去。她能坚持真理,不拿原则作交易,有力地维护了法律的神圣和尊严。严格自律的同时,她严格要求家属,不收受任何人的礼物。她以自己的实际行动筑牢了一道抵制腐化的坚强防线,同时也在广大人民群众心目中树立起了一面光辉旗帜。工作上,她把自己的审判权看得很重,总是细心而谨慎。经她审理的案件件件都称得上是铁案,极少有纰漏。她情系群众,体察人民的疾苦,常常把当事人的冷暖挂在心上。她热情服务,经常废寝忘食地给当事人做工作,想人民所想,急人民所急,不负人民的期望。她嫉恶如仇,正义凛然,敢于拿起法律武器同一切违法犯罪行为作斗争。

  工作、生活两“轨”并行不悖,家庭、事业两不误

  她不仅在单位尊重领导、团结同志,工作关系协调得好,群众基础打得实,深受领导和同志们的好评,而且处理的家庭关系也十分和睦,与丈夫互帮互助、互敬互爱、互相支持、共同进步。一次,一对小两口闹离婚把3岁孩子弃放在法庭上扬长而去,而这天正是中秋节,本来和丈夫商量好晚上包饺子的,但为了处理好这个案子,她晚10点半才拖着疲倦的身子回到家。到家后,丈夫什么都没说,只是把温好的水饺端给了她。丈夫连续两年被区法院评为“十佳贤内助”,在单位也是连年先进。她把老人们的衣食冷暖时常挂心上,冬买棉夏买单,缺吃送吃缺花送钱。不忘因势利导教育孩子,对孩子的每一分成长进步格外关注,经常利用业余时间,不遗余力地辅导孩子的功课,注重孩子德、智、体、音、美全面健康发展。孩子不仅在校学习成绩名列前茅,而且还弹得一手好电子琴。

  杨玉玲用自己的实际行动,忘我地实践着自己酷爱的审判事业,展示着新时期人民法官公正无私、执法为民的良好形象,为东营区法院的各项建设、为全区社会稳定和经济发展、为创建平安和谐社会做出了积极贡献,同时也在广大人民群众中树立了公正、廉洁、文明的人民法官形象。

  

关闭

版权所有:365bet信誉怎么样 ICP备案号:鲁ICP备12345678号
地址:山东省东营市东营区钟山路909号 电话0546-8265078 邮编:257000 监督电话:0546-8265010